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尽早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小房间,那样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孩子不但有可能自己在他们的房间里入睡,还会布置自己的房间,把房间收拾的井井有条。有的时候,孩子不是不能做得更好,而是缺乏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
自我管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自我管理是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基于某种目标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自我管理在人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生存必备的能力,因此,如果孩子能够尽早地学会自我管理,那么对他么将来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有帮助的。管理情绪是自我管理的一项首要内容,孩子从两三岁开始有情绪自我意识后,他们开始认识自己的情绪,也慢慢学习如何和自己的情绪相处,好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社交生活中所必需的。自我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行动的自我管理,也就是我们计划、整理、分配时间、空间、记忆力等的各种能力。而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对孩子将来的学业,工作也有着相同重要的意义。
在我们的大脑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重大发展关键期分别是在5岁和12岁左右。在这两个时期,孩子会根据在生活中吸收到的大量信息,对它们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一套自我管理体系。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业、工作和社交等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反之,不能进行自我管理的孩子就可能会在将来遇到行为或情绪问题,这些都将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工作。
孩子行动的自我管理
我们知道2-5岁的小朋友通常都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同时自我中心发展阶段的孩子不但只能关注自己,他们也只会关注当下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孩子很难考虑到过去和将来,也很难顾及他无法看到的空间。因此,当我们孩子开始主动收拾房间,也是他们迈出自我中心的一大进步,说明他们开始从爸爸妈妈的角度看待问题,意识到自己的房间是需要整理的。也说明他们对空间、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有些一段时间不玩的玩具需要放起来,把空间留给现在需要玩的玩具。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却在背后承载了非常大的努力和进步。
我们家长可以做的
不要忽视情绪管理。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情绪管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题。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人生发展中,情绪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社会关系、处事能力都与他们的情绪管理直接相关。在孩子的情绪自我意识时期,我们要教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更重要的是,当遇到情绪波动时,教孩子学会怎样让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对着别人发脾气,或者通过一些破坏性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
适当引导孩子做好自我管理,当孩子表现出自我管理的行为时,我们应该感觉到欣喜,但也切不可操之过急。孩子对压力的处理能力有限,如果拔苗助长,孩子有可能就会不再由衷地愿意自我管理了。因此,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能力。儿童在各个不同的年龄会发展出不同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如果我们想要训练孩子他们还无法完成的技能,那么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材施教不但要根据孩子的个性,也一样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进行。其次,也要给孩子提供适时的帮助。虽然自我管理能力强调的是“自我”,但是,如果孩子因为能力无法达到而情绪崩溃的话,这种情况并不能提供孩子的能力。因此,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指点和帮助,但并不和孩子一起完成全部过程,这样的做法就可以让孩子在自我管理上渐入佳境。
结语:所谓家长的教养也就是在适当的帮助下,让孩子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因此,相比教会孩子一加一等于二,或者背诵唐诗宋词和ABC,教会孩子怎样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行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立秋后宜做的3种运动
下一篇:立秋养生小常识
导医台:0554-3622181办公室:0554-3622926收费处:0554-3622173
医院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水仙路东、民祥街南
交通指引:乘632路公交车到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可到达
Copyright © 2025淮南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