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总则编有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普法课堂
总则编是《民法典》的序言和总纲,确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民法典》除了总则编,还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
二、胎儿能继承遗产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普法讲堂
《民法典》设立了胎儿利益特别保护制度,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继承遗产的资格和权利。但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自始不存在。
三、胎儿能接受赠与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 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普法讲堂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胎儿的利益,《民法典》规定,涉及接受赠与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权利接受赠与。
四、怎么判断未成年人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普法讲堂
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聪明,心智成熟得越来越早。《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五、八周岁的孩子能用压岁钱买玩具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普法讲堂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从事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活动,比如说去超市购买价值较小的生活用品与学习用品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做任何事,譬如花光自己甚至家人账户里的钱去打赏主播、私自拿家里大额的钱款购买网络游戏装备等行为,就必须经过家长的同意或追认才能发生效力。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能协商确定监护人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普法讲堂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民法典》完善了监护制度,规定成年人可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时协商确定自已的监护人。
七、个人信息是否收到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普法讲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遭受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买卖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催生的网络诈骗和信息诈骗案件逐年递增。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因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他人的个人信息。
八、法律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七条: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普法讲堂
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的特性,其被侵犯时依法应当受到保护。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日渐盛行。网络游戏账号、网络游戏装备等也在玩家的时间、精力、金钱投入下有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具备了财产属性。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当民事主体所有的数据、网络虚拟财产遭到非法侵犯时,法律同样提供保护。
九、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普法讲堂
《民法典》保护见义勇为的行为,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且侵权人逃逸,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十、出手救人给受助人造成损害的,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普法讲堂
为匡正社会风气,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十一、通常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一款: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普法讲堂
社会在发展,经济交易方式和类型也在不断创新,一般诉讼时效期间由原来的两年延长为三年,可以更好地保护权利人的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来源:《生活中的民法典》)
导医台:0554-3622181办公室:0554-3622926收费处:0554-3622173
医院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水仙路东、民祥街南
交通指引:乘632路公交车到市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可到达
Copyright © 2025淮南市妇幼保健院